顺德探索六种模式加速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造环境
2019-04-02来源:佛山日报
编者按:
806平方公里面积的顺德,在前进的道路上创造了辉煌的成就:综合实力连续七年蝉联全国市辖区百强第一位; 崛起了美的、碧桂园2家世界500强企业,打造出“中国家电之都”等28个国家级品牌;上世纪80年代创造了闻名全国的“集体为主、工业为主、骨干企业为主”的“顺德模式”;上世纪90年代又在全国率先推行企业产权制度等改革;进入新世纪,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等改革,成为全省改革创新试验田……一系列始于顺德的改革实践塑造了顺德改革先锋的角色。跨进新时代,顺德以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奋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顺德之路。
今天起,佛山日报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改革先锋顺德探路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探寻顺德闯出高质量发展道路经验,敬请垂注。
步入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现场,总占地面积153.72亩的低矮旧厂房已消失,仙塘村党委书记赖珠兴望着眼前平整的土地,对村子的发展充满了期待,难掩心中激动心情,“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将开建,村子迎来大发展的崭新机遇”。
哪里阻碍高质量发展,顺德就从哪里改革创新突破。在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征程中,顺德以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为高质量发展腾空间造环境,向“三旧”改造要创新发展空间、要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要优质生活空间。
落后厂区变身现代园区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经摸底调查,顺德目前有382个村级工业园,用地面积占已投产工业用地的70%,聚集超过1.6万家中小微型企业,但仅贡献27%的工业产值和4.3%的税收,还呈现“布局散、污染重、隐患多、利益杂”等问题。村级工业园,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如何盘活村级工业园用地,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支撑,成为顺德当务之急。
2018年,顺德把村级工业园改造列为党委政府“头号工程”,攻坚克难,完成村级工业园土地整理4511亩,关停淘汰落后企业1362家。2019年,顺德计划全年拆除1.3万亩破旧厂房、复垦复绿面积3000亩、新增园区建筑面积800万平方米。
作为有增资扩产需求的企业之一,位于勒流富安工业区的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加紧对接区、街道相关部门,熟悉了解相关政策,参与改造。“我们的厂房为单层结构,容积率仅为0.65,但如今可以提升到3.0,土地利用率提高4倍多。”该公司副总裁刘奎认为,顺德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恰逢其时,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也为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了空间。
4月9日,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地块开发使用权顺利出让,由浙江万洋集团以1.83亿元竞得,将建设现代化智能家居产业园区,引入智能家居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预计明年初首批企业进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