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视窗 | 倾听城市对河流的诉求,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2021-12-28
第三站:大沙河生态长廊
项目名片
项目名称:深圳市大沙河生态长廊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范围:深圳市大沙河
项目规模:全长13.7公里,总建设面积约107万平方米
更新类型:综合整治(集防洪、治污、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治理)
项目荣誉:2021年ULI全球卓越奖、大湾区城市设计大奖“实体落成项目”优异奖
两岸绿树成荫、雀鸟成群
河道碧波荡漾、鱼跃鹭飞.....
深圳大沙河,
一条传承着南山记忆的“母亲河”。
微风浅浅、暖阳轻洒,
这条城市项链正闪闪发光~
案例视窗第三站,
我们一同走进深圳“塞纳河”,
探寻水城共融的奥秘。
#1
从污水横流到白鹭齐飞,
大沙河见证深圳治水蝶变
源于阳台山,纵贯南山区,因曾经流沙如金,故唤作“大沙河”。早期的大沙河河面宽阔,居民依水而居,悠然自得。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势头猛进,大沙河接纳的污染负荷远超过其自净能力,河面垃圾泛滥、污水恶臭横流;加上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堵,河水逐渐变得发黑、发臭。
大沙河治理前图片。
为了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延续大沙河在深圳人心中的记忆,深圳市打造重点民生工程——大沙河生态长廊景观项目,开展集防洪、治污、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治理。
大沙河治理前图片。
项目通过水资源修复、生态栖息地营造、景观空间提升,打造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大区域,连通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深圳人才公园,成为深圳最美的景观河。
修复河川,塑造生动的自然景观
大沙河流程较长、河面较宽,为使流水不腐,生态补水成为河流整治的关键环节。为此,项目通过水资源管理、生态栖息地营造等措施,从生态补水、闸坝调度等多个层次对大沙河进行改造。
一方面,河道整治工程在大沙河两岸建设截污箱涵,把沿岸的污水截流之后通过河口的泵站,抽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再通过水闸跟深圳湾的水体进行交换,保证大沙河的水质。
另一方面,在保证大沙河城市防洪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景观对破碎的城市生态进行缝合,通过移除外来入侵植被,补种乡土湿地物种,修复大沙河的自然形态和现状生态系统。
搭建桥梁,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除了改善河流水质,项目还实施“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治理,通过城市更新、生态修复、建筑、景观设计,构建城水共融共生的局面。
除了改善河流水质,项目还实施“生产+生活+生态”综合治理,通过城市更新、生态修复、建筑、景观设计,构建城水共融共生的局面。
01
打造绿色的产业链道。大沙河串联周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端企业,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产业道”。
02
打造健康的生态廊道。开展虫鱼花鸟复育,为生物繁衍提供庇护所,确保生物多样性,成为以河流为载体的“生态道”。
03
打造秀美的休闲漫道。沿途建设看台、瞭望台等活动场所,设置书吧、休闲坐凳等服务设施,成为市民游客的“休闲道”。
大沙河两岸的打造的湿地公园、生态长廊如同滤水器,通过道路网络以及休憩游乐网络的建立,将河道与城市发展紧密连接起来,联动城市各级公共及商业活动。
沿途水清岸绿,绿水波光泛,清香溢林间。从污水横流到白鹭齐飞,大沙河见证深圳治水蝶变。
#2
蜿蜒美丽的“绿色飘带”,
深圳“塞纳河”构建水城共融新形态
能拥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幸运。
作为深圳“四带六廊” 中重要的生态走廊,如今的深圳大沙河两岸,随手定格每一帧画面都会让你想起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那幅名作《塞纳河风光》。
河道两岸绿化优美,给人清新自然的感受;沿河道排列的1200株乔木贯通两岸自行车道及漫步道视觉效果上拓展了河道空间让人心旷神怡。
大沙河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始终与深圳百姓的生活、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城市与自然边界的被柔化,与自然亲密交融的乐趣也逐渐回归至我们的生活。
夜幕之下的大沙河如同一条丝带,连接起了城市中的万家灯火。点点繁星之下,才发现原来繁忙的深圳也有这样宁静美好的一面。这条蜿蜒美丽的“绿色飘带”,构建水城共融新形态。
同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顺德,也正奋力书写以水兴城的大文章。
今年,顺德两会报告提出,顺德把治水作为重构城市格局和塑造城市灵魂的总抓手,重塑水韵凤城魅力;依托优质的水环境,建设高品质滨水生活区,是顺德实现“以水美城”的重要一子。
连日来,十镇街接连启动的“清岸行动”,沿岸违章建筑的清拆,为水道一河两岸环境提升腾出了空间。12月19日,顺德以水兴城建设指挥部正式挂牌成立,更是标志着以水兴城战略的全面开启和治水铁军的正式组建。
治水,就是将发展重心回归河流和两岸,回归城市崛起的原点,回归岭南水乡的根与魂。让我们倾听城市对河流的诉求,深圳大沙河生态长廊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水为脉开展城市重塑,水清岸绿构建宜居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