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复盘顺德“村改”这一年:用365个日夜,回答一个问题!
2019-04-17来源:南方日报
2018年4月16日,顺德的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天。区政府会议中心里,一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千人动员大会召开,顺德十镇街书记登上大会主席台对着同事领导,对着媒体镜头,誓师表态坚定不移攻坚村级工业园改造。
一年过去了,许下承诺的他们走出会场,冲到了改造一线。他们和全区干部群众一起,努力回答一个问题:
如何打赢这场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战,奠定顺德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基础?
不止是佛山,珠三角、广东乃至全国,都在等待着这一份向空间要动力的顺德答卷。
陈村庄头工业区清拆后。(顺德村改办供图)
挺进“无人区”
六大从无到有的改造范例
回望历史,顺德敢于顶住非议冲破禁区的勇气,赚到市场经济的第一桶金,乃至在农田上建成一座工业城市,都源于农村。正是当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蓬勃景象奠定了顺德民营资本雄厚、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强区地位。
如今,面对村级工业园已成为历史包袱的现实,从农村起步腾飞的顺德,又将目光投向改革的起点,“大胆试”“大胆闯”,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寻找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截至目前,顺德全区累计完成土地整理5654亩、新建厂房206.5万平方米、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1645家,开创了6种改造新模式。
“村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上周,顺德摘得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地块后,首度进军顺德的万洋集团总裁吴建明对顺德村改给予了很高评价。
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正是顺德创新村改模式的典型。项目定位为智能家居制造产业园,占地面积153.72亩,是顺德首个以“集转国+挂账收储公开出让”方式实现改造的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它还是全区容缺审批示范项目,拟定4月23日就正式进场施工。
过去一年来,顺德全区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80个园区105个项目启动改造,模式创新是这一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法宝。村改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项目推进需先创特例,再成先例。从无到有,顺德探索出企业长租自管、政府统租统管、政府直接征收、政府挂账收储、企业自主改造、政府生态修复等6种改造范例,有效解决了土地权属复杂、改造路径单一、改造成本过高、各方利益难以平衡等难题。
企业长租自管型,即保持村集体土地性质不变,公开引入社会资本(企业)长期租用,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招商。政府统租统管型,即以流转形式引入国资开发建设,用于社会资本介入土地改造意愿不强、村集体难以选定合作方的情况。政府直接征收型,即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再以公开出让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企业自主改造型,即政府确定产业准入条件,引导业权人自发改造。
伦教北海工业区复垦复绿项目。(顺德村改办供图)除了上述以产业提升为中心的改造模式,顺德还创新了“政府生态修复型”的改造模式。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关政策,由政府主导直接征收土地,不再用于工业、商业用途,开展生态修复、复垦复绿。在总面积1685亩的伦教北海工业区,规划了总计985亩的生态复绿场地,累计投入的收储及建设费用已达8.22亿元。
不断叠加的政策红利,为村改新模式保驾护航。一年来,顺德先后出台了《村级工业园厂房搬迁工作指引》等各类配套政策文件共28份,包括用地报批、项目报建、产业发展、新型产业用地、集体资产租赁管控等。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轻车熟路、四面开花,村改的路径日渐清晰。
啃下“硬骨头”
锤炼干部队伍的一线攻坚
“闻鸡起舞、日夜兼程、风雨无阻”,这一年来,不管是公开发言还是日常交流,许多顺德干部都会脱口而出这三个词。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实的写照。
“村改”既是点将台,也是练兵场。面对这项任务极其艰巨的任务,排兵布阵至关重要。从机构的设置到人员的安排,不只是物理上的重新拼装,更要在人员融合、职能整合上真正发生“化学反应”。
这是一场区镇联动的并肩作战。顺德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村改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并不断优化村改组织架构、职能,科学调配人力、政策、财政等资源,充分融合各支专业力量,实体化运作,常期化奋战。
顺德区委常委梁伟沛表示,“村改”是一项担负着重塑顺德发展新格局的历史使命,须全区齐心,区镇联动,全社会协同作战,形成澎湃合力。
为此,顺德区委区政府选派10个职能部门各1名副局长分别驻点1个镇街,结对共建,责任到人,指导和协助镇街策划项目、解决难题。同时,选派104名中青年干部担任村居(社区)第一书记等职务,动员和组织群众,把区委区政府的思路传达到最基层一线。
这是一场敢闯敢试的冲锋陷阵。不管是镇街书记和镇长(主任)还是职能部门负责人,都把这项“头号工程”紧紧拎在手上,一项项改革破冰试水,一个个硬骨头被砸开,一批批担当有为的干部从这里脱颖而出。
容桂村级工业园清拆现场。(容桂村改办供图)
以顺德南入口新兴产业园(细滘)为例,在去年9月10日启动清拆时,就创下了单日拆除厂房135亩的纪录。而这离不开容桂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国兴带领团队靠前作战,扑在一线,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
时任容桂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局长的胡永峰还记得,由于该园区项目业态繁多,产权复杂,为了快速推进项目,在刘国兴的带领下,容桂村改办工作人员们“四管齐下”:一边起早摸黑通过落户宣传、企业专题讲座等开展广泛宣传,一边铁腕执法,对达成清退协议的企业“成熟一家、清拆一家”,一边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小组,为搬迁的企业提供厂房信息,协助办理环保、税务、工商执照等事项,做好各项衔接工作,让企业能够搬得放心,一边兼顾招商工作,为园区在改造后能引来金凤凰未雨绸缪。
今年3月,在“村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胡永峰被提拔为顺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仍将奋战在村改一线。而胡永峰一样敢啃硬骨头的,还有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干部。
这也是一场群策群力的协同作战。在顺德村改的最前线,还有一批村居党群先锋队员活跃着。乐从镇沙边村党委南中党支部的何仙兰就是其中一员。
改造前,沙边工业园以低端的家具生产、仓储物流、五金加工业态为主,近三年税收收入总额仅为473万元,挥散不去的还有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2018年8月,在沙边村党委的精心组织下,何仙兰与村里的党群先锋队员们一道入户走访,与村民群众促膝谈心,特别是给年老、行动不便的长者讲方案,讲发展,听建议,听疑虑。
何仙兰记得,部分村民最初对“二改二”改造方案并不支持,觉得应该“二改三”,期望获得一次性的高分红。一位六旬老太还曾让她吃了闭门羹,但不放弃的她连续跑了4个晚上,终于说动了这位老人。
事非经过不知难。沙边村党委副书记邓燕芬介绍,村党委多次召开关于工业区的研讨会和解读会,并建立微信交流群,以多渠道解读改造方案,充分听取股民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经由村居股东以“一人一票”实名制的方式进行表决,改造方案顺利通过。
势如破竹的村改新态势,彰显着齐心协力的奋斗精气神。今年顺德区党代会命名了一批担当有为先进集体和担当有为个人,当中就包括许多在村级工业园改造等工作中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年轻干部。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表示,这是顺德激发改革精神、凝聚改革共识、树立改革雄心,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体现。
杏坛华建达旧工业区建起现代化厂房。(蒋晓敏摄)
闯入“深水区”
再市场化改革的雄心远见
4月4日,杏坛智能五金家电产业园启动改造,项目总面积160亩,首期投入3亿元,未来建成后容积率约提升至3.0,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10亿元。
这次的改造投入主要由园区内的企业东原厨具实业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郭宪华表示,尽管首期投入就已接近其去年的总营收,但是公司对改造非常主动。“我们正在向智能化转型,园区升级是必然的。公司还可参与新园区的运营,获得更大收益。”郭宪华说
5天后,龙江镇仙塘宝涌工业区(一期)改造项目地块被万洋集团以18300万元竞得开发使用权,日后将建成现代化智能家居产业园区。
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村级工业园正成为社会资本追捧的热土。
事实上,在3月29日,顺德赴深圳举行招商推介会时,就拿出了一批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标杆项目,瞄准深圳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有产业背景的城市更新开发商、创投基金等进行推介,并最终与卓越城市更新集团等深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村改”吸引更多社会资本。
“因为深圳很多企业运营产业园区非常专业,我们希望顺德的村级工业园改造这个大破之后要立现代的产业园区,这就需要引进社会的力量。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说。
这正是顺德村级工业园改造更深层次的含义。拆不易,建更难,如何吸引企业参与建设?建好的园区应该注入哪些产业?谁来运营这些现代化园区?这是一道比拆除更加复杂的命题。
顺德提出,要为全省率先探索“政府引领、市场主导、拆建并举、专业运营”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整治提升模式。为此,曾经因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而成就民营经济崛起的顺德,踏上了一场再市场化改革的征程。
激发市场活力,政策创新和让利走在前列。当前,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顺德区率先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赋予顺德18项政策支持和权限突破,其中涉及村改11项,实实在在解决了影响村改推进的重大难题和制度束缚。
在11条政策中,有多项涉及“真金白银”的减负。比如以往单一主体收购旧物业归宗连片改造的,若视为普通的房地产转让,将涉及土地增值税、增值税、所得税等。以北滘陈大滘改造项目为例,若采用收购归宗模式进行“工改工”改造,收购价约400万元/亩,收购过程税费将高达305万元/亩,其中土地增值税就达到235万元/亩。
如今,随着单一改造主体归宗改造项目视同政府土地收储的政策落地,上述项目收购归宗过程仅需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不到40万,税负降低接近90%,将极大促进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
在省级政策支持基础上,顺德创新了12项“村改”新做法。截止目前,“11+12”创新政策落实及配套文件制定工作基本完成,其中有15项已全部正式落地,有8项已完成配套文件起草,正在走发文流程,“五一”前可全部落地。
其中,最重要的土规调整、新型产业用地、土地混合开发、土地一二级联动、单一主体归宗改造、违法用地处理等工作政策措施已全部落地。而区内平衡调整土规已制定操作指引,并梳理潜力规模约8500亩,正着手全区一次性平衡调整土规,可有效解决急推项目土规挂起问题;新型产业用地(M0)和混合开发政策已正式出台,相比深圳、东莞、广州等地政策红利更大。
随着大湾区的规划落地,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的建设起航,优质产业项目的引进、重大平台的建设,正在成为顺德经济发展的最大需求。
过去40年,顺德通过产权的转移实现率先发展。如今,摆在顺德面前的是,如何通过空间的释放来支撑下一个40年的发展。
是以,通过村级工业园改造,充分激发企业家和市场的强大活力,在公平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存量优化和增量提升双管齐下,顺德这条二次“工业化”的道路正越来越清晰可见。
【记者】蒋晓敏 熊程